- chinweeoh
Denica Riadini-Flesch:守护祖先的智慧
作为2023年度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(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2023)全球三大洲五位得主之一,印尼社会企业家Denica Riadini-Flesch贯彻再生时装供应链的永续理念,创新制衣界的商业模式,改善乡村妇女的生活,传承传统文化和技术。
WORDS OH CHIN WEE
SukkhaCitta,梵文“幸福”的意思。2016年,年仅26岁的Denica从荷兰学成回到雅加达,有感于绝大部分印尼农村的服装和纺织业女工生活在贫穷线下,全国仅有少过2%的工人能赚取足以维生的工资,这位主修发展经济学的毕业生决定以SukkhaCitta为名创办社会企业,秉持环保制衣理念,并且去除中间商,建立从农场到衣柜的供应链,为乡下女工谋求福利,创造幸福生活。
八年来,SukkhaCitta从最初由Denica带领三名农村女性一起经营,逐步发展成目前拥有450多名工匠的企业规模,制造了1500多个就业机会,也让农村妇女的平均收入增加六成。随着越来越多妇女掌管家庭财务,村内儿童的营养和教育状况都有所改善。她不买广告,也不做网红行销,而是透过官方网站和社媒平台进行宣传,让来自32个国家的顾客网购产品,并于去年在雅加达设立首家门店。
故事,从栽种棉花说起
Denica没有制衣业和时尚界的背景,却也因为这种局外人的身份,让她可以摆脱既定思维,以全新视角找出问题的症结,进而探讨解决方法。“时尚工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,要改善这个体制,除了为女工设定最低薪资,并以天然植物染料取代有毒化学品之外,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有待解决:我们该以什么方式栽种棉花?”
她指出,目前市面上约三成的衣物是以棉质纤维制成,而制作一件棉质T恤所耗掉的水,几乎等同于一个成年人一整年的饮水量,很不环保。此外,大型棉花厂使用大量化学废料和清洁剂,对土壤与河流造成严重污染。吊诡的是,她做了调查研究之后,发现印尼的传统纺织中心都位于长年干旱的地区,换言之,古老的棉花种植法并不需要大量水源。
她亲自走访印尼东部省份,向当地最后一代传统棉农学习如何以本土技术种植棉花。原来,那里的农民不像工厂那样把棉花单一栽种在田地里,而是与数十种植物一起种植,各种植物在共同的生态系统中起着互补作用,有的天生能灭虫,有的枯死后化为肥料,有的能增加湿气,共生并存,完全无需人工介入。
这趟旅程带给Denica很大的启发,她说:“农民没有读过这方面的书,但这些宝贵知识一直伴随着他们,那是土著社群世代相传的智慧。令人惋惜的是,他们被迫放弃这些技术,因为现代人都说这种技术是落后和原始的,采用化学品和单一栽培的摩登手法才有效率。”
放下助人情结
本着助人之心,Denica从城市走进偏远乡下,当她跟那些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远低于自己的农民交谈时,忽然发现他们一直没有和她对望。“在村民的认知里,来自城市的人都很优秀,而他们是低劣的,所以不敢直视我的眼睛。直到我住在他们的社区,甚至住进他们家里,和他们一起下田,并且要求她们教会我一些技能,这才慢慢改变他们的观点,不再把我视为外人。”
当他们渐渐把Denica当作朋友,知道彼此没有阶级之分,那就是交流的起点。通过对话,她了解村民面对的各种生活难题,并且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。她也学会放下“助人情结”,因为援助者会无意识地表现出“摆渡人”的优越感,事实上弱势群体真正需要的不是援助,而是信任。她说:“村民想要改变自己生活和技能,他们渴望得到人们的信任,并且看到他们的决心。”
SukkhaCitta最先进驻东爪哇一个没落了的蜡染村,随着手作蜡染技术被工厂的大规模量产方式取代,村妇无法以此谋生,年轻女性更不愿学习传统手艺。她在村里找到三位年过花甲的蜡染工匠,由她们担任社区改革的带头者,以合理工资雇用农民以传统技术种植棉花,收割后再由工匠进行抽纱和纺织,并采用植物染料为衣料上色,最后裁制成衣服,贯彻从农场到衣柜的理念。
与土著共享利润
当农村的年轻一代逐步了解到本土技术的价值,原本沦为夕阳工业的传统纺织业也开始受到重视,工匠的平均年龄从60岁降至28岁。Denica还以SukkhaCitta的名义在村庄建立工艺学校,让年轻女性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所需的技能,将传统服饰工艺传承给下一代。
“对我来说,SukkhaCitta不是一个时尚品牌,而是广邀众人加入的一场运动,对业界原有的经济模式做出改革。我们从再生农业做起,将赚取的利润归还给土著社群。”Denica道出创业的初衷,她曾饱受骨癌折磨,因此更能体恤人间疾苦,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。
获颁2023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之后,Denica把奖金用来落实创新项目,包括购买额外土地、建造新厂房以容纳新增的30名工匠、翻修蜡染学校,并且在四个村庄进一步教授蜡染技艺。此外,她也开发应用程序,让再生农业的知识数码化,协助其他社会企业走进更多偏远社区,从而协助当地的贫苦女性。
拒绝贩卖悲情
印尼是SukkhaCitta的最大市场,新加坡和纽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。Denica表示,九成的顾客对企业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,他们在社媒平台认识这个品牌后,被产品的设计和质感所吸引,并非出于协助村民脱贫才网购衣服。“作为企业家,我不想靠贩卖悲情赚取同情,我们的产品必须独立于社会企业的背景,靠品质吸引顾客,这才是企业的永续之道。”
为确保SukkhaCitta在贯彻环保制衣之余,也能兼顾服装的设计感,她聘请了一名创意总监,为品牌的蜡染棉质衣料注入更多时尚气息。她还邀请印尼设计师 Leonard Theosabrata跨刀,为品牌推出主打年轻人市场的Hara胶囊系列。Hara,印尼语“土壤”的意思,这组简约利落、色调朴素和体现都市感的服装,同样采用再生棉花和自然染料制作,旨在以时尚为媒介,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地球。
Denica正和几个国际品牌洽谈合作机会,考虑将SukkhaCitta的衣服纳入这些品牌的销售网,前提是不能违背品牌的理念,从生产原材料到成品制作都必须遵循再生和手作的原则,不能为了扩大销路而忘了初心。
时尚是一股软实力
作为经济学家,她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对生态学或农业产生兴趣,甚至进军制衣业。她笑说:“我一直觉得,那应该是别人做的事,与我无关。”
直到全身投入发展和管理SukkhaCitta之后,她蓦然明白,自己其实扮演着桥梁的角色,让人们互相借力,追求环保永续和公平贸易。“时尚的力量在于它可以改变个人,让我们成就自己。你可以通过穿搭改变当下的心情,而我透过创办时尚品牌改善生产者的生活,进而对原产品栽种和农场营运进行改革。”
她相信,透过获奖而成为劳力士“保护地球,恒动不息”计划的一分子,有助于把村庄里的工艺学校的数量增加两倍,并且希望在2030年前,让SukkhaCitta的业务惠及一万人,协助他们改善生活。
Comments